全球长期债券市场在经历了夏季的大幅抛售后,正在出现明显的缓和迹象。自9月初以来,美国和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回落约20个基点,英国国债收益率则下降逾10个基点。这一轮反弹不仅逆转了此前推动收益率飙升的紧张行情,也使长期债券重新回到投资者的关注焦点。
驱动这一轮反弹的关键因素之一,是供应端的收紧。部分国家的财政部开始调整债务结构,更多转向成本更低的短期债发行。日本财务省已提出减少长期国债的发行量,英国央行宣布将降低量化紧缩计划中长期债的抛售比例,澳大利亚也在考虑减少超长期债的发行。供应收紧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市场情绪,让长期债券重新具备吸引力。
多家机构投资者和策略师也开始调整此前的立场。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的策略团队已建议投资者退出“做空长期美债”的交易,理由是供应端变化带来了新的支撑。而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传统的长期债买家,尽管在过去的抛售中一度退场,但在新一轮发行规模收缩下,市场再平衡的需求正在浮现。
从投资价值角度来看,多数策略师认为长期债券已具备中长期吸引力。Guggenheim首席投资官Anne Walsh指出,只要美国通胀率维持在3%以下,30年期美债收益率就大概率不会突破5%的关口。星展银行策略师Eugene Leow则认为,第三季度表现不佳的长期债正迎来资金回流,尤其是超长期日债显得格外有吸引力。
全球经济增长的韧性也在强化这一逻辑。强劲的数据缓解了对财政赤字恶化的担忧,部分机构甚至建议投资者建立收益率曲线趋平的交易仓位,以押注长期债在未来几周可能跑赢短期债。例如法国兴业银行的策略师就建议澳大利亚投资者配置10年期国债,以对冲财政不确定性下的风险。
收益率的变化已开始反映在回报率上。彭博全球综合指数显示,10年期及以上债券在本月的回报率达到0.7%,显著高于短期债券的0.2%。摩根士丹利的全球宏观主管Matthew Hornbach甚至直言,目前3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在2.5%水平,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“巨大的价值”。
不过,市场的回暖并不意味着风险完全消退。财政赤字问题仍然压在长期债市场的上方,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新的波动,政治因素同样不可忽视——无论是英国工党大会的潜在政策影响,还是日本新首相可能提出的额外财政支出,都可能重新扰动市场。
尽管如此,近期的债券拍卖显示投资者需求旺盛。日本40年期国债在最新一次拍卖中受到了市场的踊跃认购,20年期国债的需求甚至创下四年来的最高水平。瑞穗银行策略师Jordan Rochester的一句话,或许道出了市场的情绪转变:“长期债券回来了。”
下一篇:没有了!